農村電商平臺解決方案
摘要: 農民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到全球化工業品,此電商交易模式被稱為“下行農村電商”;農民經營者通過電商平臺推廣銷售農村農作物給城鎮居民,讓農產品銷往全國甚至全球的電商交易模式被稱為“上行農村電商”。
(一)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
中國是一個地廣人多的國家,也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國。在上世紀,國家主張精耕細作的小農經營模式,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。隨著中國加入WTO后涉農問題逐漸突顯,傳統的農業商務信息的傳播途徑和方式的落后,直接導致農產品銷路不暢,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。近幾年的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,國家大力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。那么,發展農村電商具有什么意義呢?
1、利于改變農村生產經營模式,解決生產和銷售的成本問題,提高農村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力;
2、有利于農產品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,幫助農業生產者更好地把農產品銷往全國乃至銷往世界各地;
3、打破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,讓農民在進行耕作的同時,獲得性價比高的生產資料,為農民收入的增長創造條件;
4、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,讓優秀人才依托農村進行創業發展,農村消費者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來自全球的商品。
(二) 農村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
一、國家政策的利好,推動農業電商行業發展
Martin數商云公司CEO表示,中央針對一個較為細分的涉農領域拋出一系列支農、惠民的政策扶持和意見在過去時較為罕見的,也顯示當前政府對現階段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的決心和思路。2016年5月中央八大部委聯合發布《“互聯網+”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》,再一次推動了農業電商行業的發展,使“互聯網+農村”成為一個頗具吸引力和市場價值的藍海。
二、2018年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3800億元
據專業數據顯示,中國農業市場總價值規模預計在10.15萬億人民幣左右;2015年,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1444.5億元,滲透率不足1.5%;預測2017年開始將開始迎來高速增長期,環比增長率將達到51.6%;2018年,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3800億元,未來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空間巨大。
三、資本方的持續灌溉,促進農業電商企業開疆拓土
截止2015年底,中國農業電商市場融資金額為83.77千萬元,較2014年增加了69.14千萬元,環比增長率為472.59%;2014年中國農業電商市場融資金額為14.63千萬元,較2013年增加了12.55千萬元,環比增長率為603.37%。農業市場價值空間的巨大,加快了資本方布局電商市場的步伐。
四、互聯網滲透率逐漸擴大,農村網民快速增長
截止至2015年底,中國城鎮互聯網規模為4.93億人,較2014年底增加了2257萬人,增幅為4.58%;中國農村互聯網網民規模為1.95億人,較2015年底增加了1694萬人,增幅為8.69%。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增長幅度使城鎮網民規模增長幅度的近2倍,農村互聯網的滲透率逐漸擴大,為農村互聯網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五、區域性協會力量會在農村電商中發揮更大作用
農產品電商是電子商務的皇冠,生鮮農產品電商是皇冠的皇冠。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,生鮮農產品電商的區域化越來越明顯。
(三) 億萬級農村電商市場,發展受到重重阻礙
城市電商發展已有十幾年,市場被挖掘得差不多了,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。近幾年,企業紛紛爭奪擁有億萬級市場交易規模潛力的農村電商“大蛋糕”,然而這塊億萬蛋糕就算搶奪到,能否吃得下還是未知數,發展農村電商受到重重阻礙。
一、農村物流支撐體系欠缺,配送成本高
中國農村人口的分布繼承古代社會部落式結構,對農村電商物流體系提出了極高的挑戰。一方面是農村道路倉儲等基礎設施滯后,地址難找,無形提高了物流配送成本,配送效率低。另一方面是返程空載量嚴重,只是單向的將成時商品輸送農村,而未能將農產品運送進城。
二、農民的電商意識薄弱
發展農村電商還缺乏一些必要條件,農民缺乏對電商的了解。目前,大部分農民習慣于集市、商店錢物互易,直觀地感受商品的品質,同時線下互易方便退換。另一個阻礙原因是農村的互聯網、電腦普及率并不高,農民無法熟練操作電腦,對于網購流程與操作并不清楚。但由于農村的資源有限仍需借助網購,大多數農民通過農村代購點來協助完成的網購。
三、電商支付信用問題突顯
大部分農民仍舊使用信用社存折存取錢款,這對需要電子支付的電商平臺來說也是一種障礙。轉賬到賬周期長、手機銀行開通率低、銀行網點布局分散等現狀讓一些有心網購的農民望而卻步。同時,由于農民對于互聯網的認知不深,網購騙局層出不窮,農民對于網購資金安全缺乏信任,以及對于網購商品缺乏信心。
四、缺乏專業知識的電商人才
缺乏擁有專業知識的電商人才成為農村電商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礙。在農村家的不懂,懂得在外不愿意回農村發展。《“新三農”與電子商務》報告表明,在農村20%的人缺少開店知識,另有14%反映不會設計網店,31%認為當前最大的困難是經營管理和發展問題。缺乏足夠的電商人才做基礎,僅靠巨頭砸錢推動難以解決根本問題。
(四) 解決方案
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要義是搭建網絡電商平臺實現商品(全球化工業品、農村農作物)在農村和城市雙向、高效流通。農民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到全球化工業品,此電商交易模式被稱為“下行農村電商”;農民經營者通過電商平臺推廣銷售農村農作物給城鎮居民,讓農產品銷往全國甚至全球的電商交易模式被稱為“上行農村電商”。
目前,“下行農村電商”被大型電商平臺(如農村淘寶、京東)優先搶占,其擁有發展下行農村電商的先天優勢并漸成氣候,但電商巨頭離建設農村電商生態的目標仍需相當長的時間。
中央、農村政府、農民更為關心“上行農村電商”,如何將農作物通過電商平臺成功銷往全國甚至銷往全世界,提高農村經濟水平,數商云為準備投身發展農村電商的伙伴提供以下農村電商解決方案。
農產品進城的三種常見電商模式
一、一縣一品生態經濟模型
一品一縣,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縣(區)在電子商務起步階段,選擇當地某一種具有特色規模化的產品作為切入點,集中全縣人力和物力資源,合力打造一個爆品產品,樹立縣鄉品牌,如五常大米、和田大棗、仙居楊梅等。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,將當地的特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推向全國乃至全球。
二、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型
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型主要利用該縣(區)的位置和交通便利的優勢,以物流、倉儲產業為切入點,通過建立以電子商務為依托的基礎物流設施,憑借物流發貨的高性價比,吸引大批企業將此地作為它們的倉儲、物流基地,從而在該縣(區)形成“集散地”,帶動當地電子商務及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。
其實,簡單來理解“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型”的農村電商,就是憑借當地的地理優勢相對完善的物流運輸體系,通過發展物流、倉儲產業,盤活該地區的經濟,目前我國成功的案例——桐廬模式。
三、產業生態經濟模型
“產業生態鏈經濟模型”又稱為跨域整合某一品類生態經濟模式,是以某一品類的產品為切入點,所有與該產品有關的縣(區)共同參與、抱團發展,制定產品分類標準、建立溯源體系(農產品類)和服務標準(服務業),按統一的標準進行產品加工,統一進行品牌宣傳,打通該產品產前、產中、產后全產業鏈(種植/生產、加工、質檢、追溯、倉儲、物流、銷售、售后等)。
產業生態經濟模型將是未來農村電商發展的趨勢和主流,目前我國各地涌現出的縣域電商發展模式中,“清河模式”“楊陵模式”具備此模型的雛形。
TOP ARTICLES
-
-
01
- SRM供應商管理系統:助力供應商平臺降本增效的體系化方案
- 【數商云】公司搭建的SRM系統是一個基于電商系統服務/技術架構的新一代集成...
-
02
- B2B企業供應鏈協同系統解決方案:搭建在線采購交易、數據網...
- 【數商云】基于當下B2B電商供應鏈系統管理市場特點,為企業定制開發解決供應...
-
03
- 了解企業MRO平臺,供應鏈MRO系統需求分析
- 以前制造廠、企業在業務分配上基本上是各干各的,主要是因為相互之間還未能實現...
-
04
- 數商云供應鏈協同系統,助力傳統行業協同管理平臺更高效運營
- 對于我國制造業來說,供應鏈系統管理和物流管理成本具有較大的壓縮空間。但是,...
-
05
- 數商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案例:打造B2B大宗電商供應鏈服務系...
- 【數商云】擁有近十年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統開發經驗,在國內外享譽盛名,今天通過...
-
06
- 數商云供應商管理系統解決方案,助力商城系統企業搭建供應商系...
- 如何加深與優質供應商的合作緊密度?通常采取的采購戰略:提高采購額在企業銷售...
-
解決方案專家
2019-08-23 發表
數商云的農村電商平臺解決方案在整個行業內是非常專業的,目前很多中大型企業都找他們幫忙做平臺解決方案以及平臺規劃,業務規劃,農村電商平臺搭建等。